常见防爆电气故障的类型、原因及处理对策见表1。
为便于检修时操作,将“故障类型”分解为设计、制造、使用维护三个责任部门。
表 1常见防爆电气故障的原因及处理对策
序号 | 故障表现 | 故障原因 | 故障的责任部门 | 处理对策 | ||
设计 | 制造 | 使用维护 | ||||
1
|
电机不能启动
| (1)绕组断路、短路、接地 |
| √
|
| 打开绕组端部,查找故障点,进行局部修补或重绕 |
(2)绕组接错 |
| √ |
| 按设计规定重接 | ||
(3)熔丝烧断 |
|
| V, | 按电机规格配熔丝 | ||
(4)过电流继电器整定值小
|
|
|
V7 | 按电机堵转电流I。设定整定电流;若选用了速断保护,则整定电流值应大于I。,约为k的1. 4—1*5倍 | ||
(5)控制设备接线错误 |
|
| √ | 校正后重接 | ||
(6)绕线转子电机启动误操作
|
|
| √
| 检查集电环短路装置及启动变阻器设定的位置,启动时应串接变阻器 | ||
2
| 电机接人电源后熔断丝被灼断
| (1)单相启动 |
|
| √ | 检查电源线、电机引线、熔断器及开关的各对触点,找出断线或接触不良处 |
(2)定、转子绕组接地或短路 |
| V7 |
| 打开绕组端部,查找故障点,打开局部修补或重绕 | ||
(3)电机负载过大或被卡住 |
|
| V7 | 将负载调至额定值;排除被拖动机构的故障 | ||
(4)熔丝截面小
|
|
| √ | 熔丝对电机过载未起保护作用。可参照下式选择熔断器熔断器额定电流即可 | ||
| (5)绕线转子电机接的启动电阻太小或被短路 |
|
| V7 | 消除短路故障或增大启动电阻 | |
| (6)电源与电机间的接线短路 |
|
| √ | 查出短路点后修复线路 | |
3
| 通电 后,电机 不启动, 嗡嗡响 | (1)定、转子槽配合选择不当 | V7 |
|
| 见17 |
(2)定、转子绕组断路 |
| √ |
| 打开端部,找出故障点,进行局部修补或重绕 | ||
(3)绕组引线始末端接错或绕组内部接反 |
| √
|
| 按设计资料重接
| ||
(4)电机负载过大或被卡住 |
|
| V | 检查设备,排除故障 | ||
(5)电源未能全部接通
|
|
| V7
| 更换熔断的熔断器l紧固接线柱松动的螺母或螺钉;借助万用表查找断的相或虚接故障,然后修复 | ||
(6)电压过低
|
| √ |
| 若△接电机误接成Y接,应改回△接 | ||
| √ | 电源电压太低时,与供电部门联系解决;若线路压降大,可改用粗电缆 | ||||
(7)对于小电机,润滑脂变硬或装配后局部(如内盖与轴)卡住 |
| V,
| V7
| 更换润滑脂,重新装配
| ||
4
| 电机外 壳带电
| (1)电源线与接地线接错 |
|
| √ | 查出后重新接线 |
(2)绕组受潮,绝缘老化 |
| √
| √
| 仅是受潮,可将绕组烘干。 若绝缘老化,则应更换绝缘 | ||
(3)引线接地
|
| V7
| V7
| 包扎或更换引线I清除引线周围的毛刺、尖角l引线外套保护管(如玻璃丝管或在电机的出线口处加橡胶保护器) | ||
(4)线圈端部碰端盖或机座
| √
| V7
|
| 先在接地处包扎绕组、涂漆,再在端盖或机座处垫绝缘,垫前外侧涂浸渍漆,然后烘干,使绝缘与端盖或机座成一体 | ||
5 | 电机空载或负载时电流表指针不稳,摆动 | (1)笼型转子开焊或断条
|
| V7 |
| 用开口变压器或其他仪器检查。对铜条转子可以补焊;铸铝转子则宜重铸 |
(2)绕线转子某相电刷接触不良 |
| √ |
| 调整刷压,按集电环外圆弧度磨电刷接触表面,以增接触面积 | ||
(3)绕线转子集电环短路装置接触不良 |
| √ |
| 检查修复或更换短路装置 | ||
(4)绕线转子一相断路 |
| √ |
| 用校验灯、万用表找出断路处后修复 | ||
6
| 电机启 动困难,加负载后不能升至额定转速
| (1)电源电压低 |
|
| √
| 电源电压太低时,与供电部门联系解决,若线路压降大,可改用粗电缆 |
(2)△接绕组误接成Y接 |
| V |
| 改回△接 | ||
(3)笼型转子开焊或断条 |
| V7 |
| 用开口变压器或其他仪器检查。对铜条转子可以补焊I铸铝转子则宜重铸 | ||
(4)绕线转子电刷与集电环接触不良 |
| √
|
| 调整刷压,按集电环外圆弧度磨电刷接触表面,以增接触面积 | ||
(5)绕线转子一相断路 |
| V7 |
| 用校验灯、万用表找出断路处后修复 | ||
(6)绕线转子电刷或启动变阻器接触不良 |
| √ | √
| 检修电刷与启动变阻器的接触部位 | ||
(7)定子绕组匝数多 | √ |
|
| 见17 | ||
(8)定子绕组节距不合适 | √ |
|
| |||
(9)定、转子绕组有局部线圈接错或接反 |
| V,
|
| 按设计资料复查,重新接线
| ||
7
| 空载运转时电流不平衡,差得多(任意一相空载电流值大于三相平均值的10%) | (1)三相匝数不相同 |
| V, |
| 按设计数据重绕 |
(2)绕组首尾接错 |
| √ |
| 按设计图样重接 | ||
(3)电源电压不平衡 |
|
| √ | 测量电源电压,找出原因消除 | ||
(4)绕组有故障,如匝间短路;有接反的线朋等 |
| V7 |
| 拆开绕组端部,检查绕组的极性及故障点,按故障轻重予以修复或重绕 | ||
8
| 三相空载电流虽平衡,但普遍增大(与型式试验值比)
| (1)线圈匝数不够 | V, |
|
| 重新设计绕组 |
(2)Y接电机误接成△接 |
| V, |
| 重新线 | ||
(3)电源电压过高 |
|
| √ | 设法恢复到允许值(UN+5%UN) | ||
(4)电机装配不当,如装反、定、转子铁芯没对齐等 |
| V, |
| 按设计、工艺要求,重新装配
| ||
(5)气隙值大了
| √
| √
|
| 修改设计.若加工错了,则要重做转子,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如变动匝数 | ||
(6)铁芯破损较大 |
| √
|
| 修铁芯,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如薰新设计绕组 | ||
9
|
集电环 发热或有 刷火
| (1)集电环椭圆或偏心 |
| √
|
| 将集电环磨光或车光(粗糙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
(2)电刷压力偏小或刷压不均 |
| V7 |
| 调整尉压,符合要求为度 | ||
(3)电刷被卡在刷握中,使电刷与集电环接触不良 |
| √
|
| 修磨电刷,使它在刷握中的间隙均匀,并符合要求 | ||
(4)电刷牌号不符 |
| V7 | √ | 选用设计规定或与之性能、质量租当的电刷 | ||
(5)集电环表面有污垢,或表面粗糙度不够引起导电不良 |
| √
| V7 | 清除扮物,或将集电环表 面磨光 | ||
(6)电脚数目不够或截面积较小 | √ |
|
| 增加电刷数目或增加电刷接触面积,使该处电流密度符合工作要求 | ||
10
|
电机运 行时有杂 音,不正常
| (1)槽配合不当 | V7 |
|
| 见17 |
(2)转子与定子凸出物,如漆瘤、绝缘纸、槽楔等相擦 |
| V7 |
| 修理定子内径
| ||
(3)轴承磨损有故障 |
|
| √ | 更换轴承 | ||
(4)定、转子铁芯松动 |
| V7 |
| 重新压紧或更换铁芯l或浸无溶剂漆 | ||
(5)电压太高或不平衡 |
|
| V7 | 查找原因后,使电源达到技术条件的规定 | ||
(6)定子绕组接错 |
| √ |
| 重接 | ||
(7)绕组有故障
|
| V
|
| 打开绕组端部,查找故障点,进行局部修补或重绕按设计规定重接 | ||
(8)每相匝数不相等 |
| V7 |
| 按设计数据重绕 | ||
(9)轴承缺少润滑脂 |
|
| V, | 清洗后参照第三章第二节加注润滑脂 | ||
(10)风扇碰风罩或风路中有异物 |
| √ |
| 修理风扇、风罩,清理风路
| ||
(11)气骧不均匀,有轻微扫膛现象 |
| V, |
| 查找不均匀的病根在定子侧还是在转子侧,对症下药-修定子内径或转子外径,或两者均侈 | ||
11
| 电机过热或冒烟
| (1)电源电压偏高,使磁路饱和 |
|
| V | 使电源恢复正常值或在允许的波动范围内 |
(2)电源电压过低,在负载不变时使电机电流11增加 |
|
| V7 | 使电源恢复正常值或在允许的波动范围内,或者设法减少线路压降 | ||
(3)铁芯局部损坏 |
|
| √ | 修铁芯,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如重新设计绕组 | ||
(4)扫膛
|
| V7 |
| 查找不均匀的病根在定子衡还是在转子侧,对症下药——W修定子内径或转子井径,或两者均修 | ||
(5)绕组、风路积垢 |
|
| V7 | 清理污垢撵除机械故障,碱少阻力。 | ||
(6)电机过载或拖动的机械阻力过大 |
|
| √ | 若Il≈IN仍过热,则应更换功率较大的电机 | ||
(7)电机频繁启动或正反转次数过多 |
|
| √
| 减少启动及正反转次数或更换合适的电机 | ||
(8)笼型转子断条、细条;绕线转子接线松脱,转子过热“烤”定子 |
| √
|
| 断条、细条的转子要重新更换I绕线转子松脱处要补焊或用螺钉加固 | ||
(9)绕组匝间短路、相间短路或接地 |
| √
|
| 打开绕组端部,查找故障点,进行局部修补或重绕 | ||
(10)电机冷却 空气的温度高
|
|
| V7
| 对自扇冷电机,应检查环境温是否正常。否则,应设法降低环境温度;对于空/水冷电机,应检查冷却水的进口水温是否过高,应使水温维持在电机说明书规定值的左右 | ||
( 11)风扇故障,通风不良 |
|
| √ | 修复或更换风扇 | ||
(12)电机两相运行 |
|
| V7 | 检查熔丝、开关触点,排除故障 | ||
(13)浸漆质量差
|
| √
|
| 浸漆质量差,即没浸透,是电机质量的大隐患。若温升高得多,授的质量差的多,定子应废掉。因为再补漫一次,效果并不明显,空隙倜是被填充一些,但其他部位也挂了漆,影响散热 | ||
12 | 铜条转子笼条伸出铁芯部分拱起 | 电机在启动、制动及正反转状态下工作时,笼条内较大的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使笼条局部膨胀,间歇时,笼条又收缩,在离心力作用下,容易使笼条拱起 |
| V,
|
| 1.加热拱起部分,用机械方法将拱起部分调直 2.拆下笼条,调直后再插入槽内焊牢 3.更换强度较高的笼条 |
13
| 铜条转子笼条伸出铁芯部分弯曲 | 这种故障多发生在转子圆周速度较大的电机上。端环与外面的护环成一体后GD2值较大,刹车时将导条拉弯 |
| √ |
| 1.将护环改为无纬带绑扎,或玻璃钢等质量小、GDz小的材质 2.提环与轴或转子支架配合的紧密度,以分担刹车时产生的惯性力的整体端环 |
14 | 拼焊的端环开焊
| 修理时,为省料采拼焊的端环,因焊接工艺不当使焊口开焊 |
| √
|
| 1.宜采用整块铜条煅制 2.改进焊接工艺(如焊接坡口的尺寸及位置的设置等) |
15
| 铜条在端环处断裂
| (1)产生机械振动,笼条在槽内松动
|
| √
|
| 1.减小笼条与槽的配合间隙 2.用0.2~0.3的金属箔作槽衬,提高笼条与槽配合的紧密度,并改善插铜条的工艺 |
(2)焊接工艺不当
|
| √
|
| 改进焊接工艺,铜条与端环宜在相同状态下一次焊成,以免焊日处沿圆周收缩不均匀,使转子产生菱形,铜条也因此承受额外的应力而易断裂 | ||
(3)焊前,笼条与端环的配合不当 | V,
|
|
| 笼条应车一刀,将端环车一个与之配合的凹槽,加热装到笼条上 | ||
16
| 笼条在端环处开焊
| (1)双笼转子上笼因电流密度大、启动、制动频繁开焊
|
V7
|
V/
|
V7
| 1.上笼一般为黄铜,端环为紫铜,焊在一起时,原本就存在材质之差对焊接工艺有特殊要求的问题,在焊料及焊接操作上都要精心:比如选银焊条,在热态下一次焊成。此外,上笼电密因其电阻率是下笼的3倍左右而不宜选得过高 2.启动次数应与说明书接近为宣。若工作状况十分苛刻,应事先与设计部门联系,以便设计时考虑严酷的工作状况 |
(2)单笼(一般为紫铜)开焊原因: ①焊接工艺不当 |
|
√
|
| 改进焊接工艺,铜条与端环宜在相同状态下一次焊成,以免焊口处沿圆周收缩不均匀,使转子产生菱形,铜条也因此承受额外的应力而易断裂 | ||
②笼条与端环配合不当
| √
|
|
| 笼条应车一刀,将端环车一个与之配合的凹槽,加热装到笼条上 | ||
③笼条在槽内松动 | √
|
|
| 1.减小笼条与槽的配合间隙 2.用0.2~0.3的金属箔作槽村,提高笼条与槽配合的紧密度,并改善插铜条的工艺 | ||
④焊条牌号不适合 | √ | V7 |
| 选用优质、合适的焊条 | ||
⑤电机过载
|
|
| V, | 恢复说明书规定的正常工作状态。否则,可以重选电机或向设计提出新的要求,以便设计时纳入 | ||
⑥工作中振动较甚 |
|
| √ | 查找原因,减缓振动下工作状况 | ||
17 | 铸铝转 子风叶变 形或断掉 | (1)拆装时机械损伤 (2)铸铝时风叶有夹杂 |
| V7
| √ | 1.按工艺要求正确操作 2.浇注前检查铝的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能 4.采用氩弧焊补焊 3.校正变形风叶 |
18
|
铸铝转子细条、断条
| (1)铝液或槽内”杂质较多。 如:将从废转子中熔化的旧铝及旧转子回用
|
| √
|
| 在标准范围(含容差)内使检查铝液化学成分,控制用;熔化的旧铝提纯后再用,或掺人批量纯铝中,但本批铝水化学成分必须合格;旧转子复用时务必清理干净且不得有菱形 |
(2)转子铁芯装压过紧,浇注后回弹将导条拉细、拉断 |
| √ |
| 按工艺要求压紧 | ||
(3)浇注时中途停顿,先后注入的铝液结合不好 |
| √
|
| 熔后重新浇注。 若转子较大,铝包又小,应采取多人浇注或改用大铝包。总之,浇注肘不能断流 | ||
(4)铸后脱模早 |
| V, |
| 按工艺规程操作 | ||
(5)转子叠片时槽壁不整齐 |
| V7 |
| 熔后重叠 | ||
(6)假轴斜键与冲片配合过松 |
| V7 |
| 更换或修理键、假轴 | ||
(7)转子铁芯预热后乱滚,冲片产生周向位移 |
| √
|
| 按工艺规程操作
| ||
(8)铁芯叠压力小或毛刺较大 |
| √ |
| 按工艺规程操作;毛刺不得大于0. 07 | ||
(9)刀形槽上部过窄 | √ |
|
| 见17 | ||
( 10)端环形状、尺寸不尽合适,浇注后先于导条凝固,将导条拉细 | √ |
|
| 改进设计,见17 | ||
19 | 铸铝转 子端环有 裂痕 | (1)铝液中有夹渣 |
| V7 |
| 按工艺规定控制温度、化学成分 |
(2)铝液化学成分不合格 |
| V7 |
| 清除杂质,使化学成分达标 | ||
(3)铸铝模不合适 |
| V, |
| 修改模具 | ||
20
| 接线溃子间短路
| (1)接线时,电缆线芯线没全部收入弓形垫圈内,使电气间骧过小 |
|
| V7 | 接线后检查实际电气间隙,其值应大于防爆规程规定的数值 |
(2)接线盒内积有冷凝水 |
|
| √ | 及时清理 | ||
(3)昆虫进入接线盒 |
|
| √ | 进线口处的密封务必要处理好,达到防爆要求 | ||
21
| 电机引出线破压
| 电机引线在从定子绕组端部至接线端子的路径中贴到电机的金属部位上,且引线拉得很紧,发热后金属的棱角部分逐渐进入引线的外皮中 |
| V,
|
| 1.在电机引线的路径上清除金属的棱角、毛刺;引线不要拉得过紧 2.引线外皮套上一层保护管 3.电机机座上的出线口处最好加一个橡胶保护套 以上三项措施至少应具备一项 |
22
| 滑动轴承处产生轴电流 | (I)磁路不对称 | √ |
|
| 修改设计,轴电压小于0. 5v视为磁路对称 |
(2)轴承绝缘损坏 |
| V | √
| 修补或更换轴承绝缘:轴承与端盖、固定螺丝及其垫圈均要加绝缘 |
上一篇 : 防爆配电箱要求接通220V电源
下一篇 : 琴台式防爆正压柜产品的开发策略